2026年新加坡EP申请门槛上调,所有申请人需知实情!

2025.11.07

近日,新加坡人力部(MOM)宣布了一则重磅消息,2026年新加坡就业准证(以下简称:EP)政策将全面收紧:薪资门槛依据行业大幅提升,审批标准再度加码



对于众多志在新加坡发展的外籍人士来说,EP远不只是一纸工作许可,它更是其开启优质生活、实现职业进阶,乃至获得长期居留资格的核心通行证。


然而,这扇大门的准入门槛却将显著收紧。随着2026年新政的实施,不少人的新加坡梦或将面临关键分水岭。

那么接下来是把握最后窗口期,还是待新规生效后挑战更高的门槛?建议各位意向申请者尽快抉择哦~

Part 01 2026年新加坡EP新规调整


此次新规调整主要体现于EP的最低合格薪资将按行业类别设定,同时月薪将伴随申请人的年龄增长(从23岁起)而逐步递增。


自2026年1月1日起,非金融行业最低月薪由5000新币调整为5600新币;金融行业最低月薪由5500新币调整为6200新币。

自2026年7月1日起,到期的就业准证(EP)续签申请,也将适用于上述新的薪资与资格标准。

也就是说,不论是首次申请EP,还是续签现有EP,申请人在2026年都将受到新政的影响。


Part 02 双重门槛评估,更严格


新规实施后,EP审核将继续沿用“两阶段评估框架”,同时申请人须依次通过2个阶段的申请。


第一阶段(合格薪资)

申请人必须达到所在行业和年龄段的薪资标准,该标准参照的是本地同年龄段PMET(专业人士、经理、高管和技术人员)薪资的前1/3水平。


第二阶段(COMPASS积分评估)

申请人需在互补性评估框架中获得至少40分,而该框架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评分:

薪资水平:与同行业同龄本地人相比
学历背景:院校和学历等级
本地员工比例:企业聘用新加坡人的情况
企业多元化:公司员工的国籍多样性

此外值得关注的是,从事新加坡紧缺职业或符合创新国际化标准的企业可额外获得加分。一般大学毕业可拿10分,累计达40分即可顺利通过申请门槛。



但申请人若在第一阶段就未达到薪资标准,那么第二阶段的积分再高,也无法获得EP资格。


而此次新规,对于以下四类人群影响是较大的,例如:

职场新人(30岁以下)

对于职场新人而言,薪资普遍较低,工作经验不足,打分的话比较吃亏。


中层外籍人士(35-45岁)


老EP持有者(45岁以上)

这类人群的续签申请压力是比较大的,原本月薪8000新币能续,明年7月1日后,得涨到10700新币,很多企业可能不愿承担。


非紧缺行业+普通学历人群

这类人群要么薪资难达标,要么没有“紧缺职业”加分,打分容易拉低,申请成功率也将下降。


因此,如果您属于以上四类人群的话,那么不妨尽早提交EP申请,这样还能按旧规审核!


Part 03  如何获取新加坡EP?


当前意向申请人想要获得新加坡就业准证的话,可通过两种方式:


其一,自雇方式

申请人可通过投资100万新币,以自雇方式最快3个月可获得就业准证(EP)。该方式的优势是:申请人无需花大量的成本去雇佣本地员工,也不用像家族办公室一样投入大量的资金。

与此同时,对于申请人还没有语言要求,仅通过自雇方式获身份,另外还可享受三年税务减免政策。


其二,工作方式

该方式比较适合具有一定学历、技能及工作经验,或者创业和企业管理经验的申请人,最快1-4周左右可获批。

但不论以哪种方式申请,目前距离新规生效仅剩不到2个月的时间了。

如果您现在正具备申请人的条件,那么别犹豫不决了,赶紧行动起来叭~

0755-2390 2830